【重要论述摘编】
201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时说——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精神起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1966年邢台半月内相继发生里氏6.8级和7.2级大地震,1976年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2008年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灾害无情人有情,抗震救灾精神也随之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地震灾害进行斗争的伟大进程中。200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提炼了党和人民在对抗天灾时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至此,抗震救灾精神被明确了下来。
【精神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主要内涵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特大灾害面前,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凝聚起的强大合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展示了广大军民面对极其惨烈的灾难,临危不惧,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广大军民把人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坚持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就要作出百倍努力,最大限度地抢救了人民生命;坚持依靠科学、运用科学,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化解种种风险。
【精神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第一位是救人”“一线希望,百倍努力”……从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到举国动员的灾后重建,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主线,始终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云展馆”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