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展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的建设 >> 云展馆 >> 正文

劳模精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1年05月13日 16:11浏览次数:

【重要论述摘编】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全总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2020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回信,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坚定信心、保持干劲,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精神起源】

中国的劳模运动起源于陕甘宁边区,1938年1月1日,边区政府开始奖励和宣传生产模范。新中国建立后,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劳动模范,无论是掏粪工人时传祥,还是老工人孟泰,他们以苦为乐、任劳任怨的高尚品质,对国家建设的高度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改革开放后,1979年的劳模评选,首次明确了劳动模范的标准为“归根到底要看其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是不是起了显著的作用,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不是作出了较大的贡献”。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全总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概括了劳模精神的内涵。

【精神内涵】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精神意义】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和崇高品质,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充分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面向未来,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全社会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爱岗敬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云展馆”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